半导体设备企业迎黄金发展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会议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目前我国半导体产品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等中低端领域,产能也主要集中在28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仍然需要大量进口中高端半导体产品,其中CPU、GPU、存储器等领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技术上的突破显得尤为重要。


2022年度半导体设备业绩预告表现优异


2022年受到疫情、美国出口管制以及景气度下行等影响,半导体行业整体表现低迷,但设备类公司异军突起,业绩整体表现优异。


如:北方华创22年预计营收 135.0-156.0 亿元,同比+(39.4-61.1)%;归母净利润

21.0-26 亿元,同比+(94.9-141.3)%;中微公司:22 年预计营收 47.4 亿元,同比+52.5%;归母净利润 10.8-12.0 亿元,同比+(6.8-18.6)%。


拓荆科技:22年预计营收16.5-17.2 亿元,同比+(117.7-126.9)%;归母净利润 3.3-4.0亿元,同比+(381.9-484.1)%;芯源微:22 年预计营收 13.0-14.2 亿元,同比+(56.9-71.4)%;归母净利润 1.75-2.1亿元,同比+(126.3-171.5)%。


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重视,中国部分半导体专用设备企业经过了十年以上的技术研发和积累,在部分技术领域陆续取得了突破,成功地通过了部分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客户验证,成为了晶圆制造企业的设备供应商。


细分来看,国内半导体厂商在去胶设备领域自给率最高,基本实现国产替代,而在清洗设备、刻蚀设备、热处理设备、PVD 设备、CMP 设备等领域,基本也能实现 10%-20%的国产替代率,但在涂胶显影设备和光刻设备等关键设备领域,基本完全依赖进口,尚未有实质性突破进展,是未来国内厂商核心要技术突破的领域。


近期,美国对华半导体产业打压政策再次升级。全面禁止 14nm 以下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销往中国大陆,将打击范围从中芯国际延伸至大陆所有晶圆厂商,包括国产厂商,以及海外厂商在大陆建的晶圆厂。美国对华半导体产业打压不断升级,半导体设备作为“卡脖子”核心环节,国产替代进程未来有望加速。


拓荆科技

国产半导体CVD设备龙头:

拓荆科技是国内半导体CVD设备龙头,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产业化应用集成电路PECVD和SACVD设备的厂商,主要产品包括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和次常压化学气相沉积(SACVD)设备三个产品系列。 

公司也是国内领先的ALD设备厂商,已配适180-14nm逻辑芯片、19/17nm DRAM及64/128层FLASH制造工艺需求,广泛应用于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厦门联芯、燕东微电子等国内主流晶圆厂产线,打破了国际厂商对国内市场的垄断。


设立全资子公司完善布局,HDPCVD、ALD等新品验证顺利:

公司1月21日宣布,拟出资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从事高端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

公司在稳固PECVD市场竞争力的同时,SACVD及ALD也持续取得突破。PECVD:产业化应用已至14nm制程,14nm以下应用正在研发;SACVD:在12寸40/28nm及8寸90nm以上的逻辑领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在DRAM领域进行产业化验证;ALD:PE-ALD进入28nm以下制程产业化验证阶段;Thermal-ALD完成产品开发并取得订单,设备性能指标达客户产线要求。


长川科技

后道测试业务布局全面,高端SoC测试机有望助力公司高速成长: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以测试机为核心,分选机、探针台及AOI等多品类发展。测试机业务毛利率高,在SoC、数字、存储等测试机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公司测试机业务包括大功率测试机、模拟测试机、数字测试机等,并且持续围绕探针台、数字测试机等相关设备进行重点研发,在SoC测试领域收到多项政府补助。未来公司受益于数字、SoC等高端测试机业务放量,订单收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定增助推探针台快速产业化和国产化

2020年,公司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3.72亿元,用于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本次探针台募投项目所研发的产品为公司第二代全自动超精密探针台,兼容 8/12寸晶圆测试,产品细分包括CP12-SOC/CIS、CP12-Memory、CP12-Discrete、CP12-SiC/GaN 等,分别可应用于 SOC/CIS、 Memory、 Discrete、 第3代化合物半导体等集成电路的测试。

目前,全新第二代探针台研发项目已完成关键技术模块的开发和验证,现处于内部整机测试阶段。全球探针台主要被东京精密和 TEL 垄断,在少数国产探针台供应商中,长川最有希望率先实现国产化。

本文内容摘自:

光大证券研报--《2022年度半导体设备业绩预告表现优异》

方正证券研报--《营收翻倍大超预期,扣非扭亏盈利能力大幅上修》



上一篇:欧洲顶级芯片公司:留在中国!
下一篇:小芯片背后的“大政治”,美国“数据勒索”真实原因是……